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在縱橫交錯的“綠道”中騎行或漫步
體驗自然相伴的清新愉悅
是生態城居民休閑的好方式
為更好地提升公共空間活力
打造更優質舒適的環境
生態城已全面啟動
綠道貫通及優化提升工程
綠道優化都提升了哪些方面
我們一起來看
生態城綠道貫通及優化提升工程,用“一條路”串起一片“綠”,將居民的生活與自然串聯起來。目前,該工程正在打通永定洲公園-薊運河沿岸-故道河公園-中新友好公園-甘露溪公園-遺鷗公園之間的六大“堵點”,并在碧水道、海晨道、海旭道、海博道與原海堤路交口處增添過街設施,為居民和騎行者開啟游賞新模式。

為更好地發揮綠道功能、打造區域品牌,生態城圍繞線路通達和景觀優美兩大關鍵指標,根據綠道現狀,在設立標識、建立公共服務設施、優化自然景觀方面對綠道進行改造升級,通過建品牌、聯綠道、聚生活三個方面、“八個新變化”打造充滿特色的城市脈絡。
生態城綠道優化升級
八個新變化都有哪些
升級一:過街設施

△效果圖
△效果圖
在綠道與碧水道、海晨道、海旭道、海博道、中央大道華五路等大型道路交匯處,生態城將在路口設置騎行地面過街指引標識與騎行目的地到達指引標識,為騎行者指明綠道入口方向。

△效果圖
過街設施標識延續相接綠道風格樣式,結合斑馬線進行設計,并在綠道入口處設置電動升降車擋,防止機動車進入慢行綠道。

△效果圖
在綠道與和惠路、中津大道、和風路、和旭路、中生大道、和順路、和意路等八個小型道路交匯處,生態城將在路口增加減速帶、手控信號燈、過街指引等設施,保障居民及騎行者安全。
升級二:標識系統

△效果圖
從全域旅游角度出發,生態城補充完善綠道立體指引標識,結合生態城的路網結構、道路長度以及與綠道的交匯關系,在公園內部、停車場、驛站廣場入口處、休息節點旁,十字路口等位置以100m-200m為間距于人行道設置指引標識牌,充分發揮指位導向功能,方便居民出行。

△效果圖
生態城根據區域內景觀特色以及地域文化設置立體地景標識,將生態城城市名稱英文縮寫“ECO”與自行車抽象形象融合變形,形成別具匠心的綠道LOGO,進一步彰顯城市個性與特色。
升級三:地面標識

△效果圖
生態城根據綠道路徑和段落分布設計了三種綠道平面標識,騎行者可在綠道沿線中心看到醒目的騎行標識,并在每500m處看到遞增的公里數標識,體驗騎行樂趣。

△效果圖
步行、騎行兩相宜是種什么體驗?在南堤公園、印象海堤、甘露溪、遺鷗大道等區域內的綠道,生態城將對其進行簡單提升,統一設置騎行/步行標識,對自行車騎行與慢步道路進行分界,讓漫步和騎行完美融合在“綠意”之中。

△效果圖

△效果圖
綠道根據公園的景觀特點設置獨特標識,如濱旅陸域段采用海洋生態主題,南堤步道公園段為海堤觀潮主題,印象海堤段、遺鷗大道段、中央大道連接甘露溪段為濱海觀鳥主題,讓居民盡享海洋風情。其中,在遺鷗公園北側緩沖區,綠道增設特殊地面引導標識,充分保護自然景觀。

△效果圖
升級四:植被改造
綠道不僅為居民出行提供方便,而且顏值超高!根據綠道七大主體風貌,生態城對現有景觀進行提升改造,讓植物風貌能夠更好地展現出良好的生態基底。

在故道河段落,生態城將根據綠道段落特色梳理植物類型,補充標識系統,增加進入綠道的可識別性。

在薊運河沿岸濕地,生態城將移栽湖岸一側灌木與蘆葦,使路人視野更開闊,增加環湖景觀的通透性與觀賞性。

綠道設計將保留道路兩旁遮蔭喬木,移栽湖岸一側灌木與蘆葦,增加耐水濕地花卉或觀賞類植物,營造生機盎然、富于季節變化的環湖植物景觀,讓居民出行處處皆風景。
升級五:驛站等配套設施

△效果圖
基于綠道規劃、場地建設等情況,生態城將優化故道河公園、甘露溪公園、永定洲公園內現有的驛站設施,并在故道河公園里新建一處驛站節點,配備地面標識、停車設施、戶外座椅、垃圾箱等設施,讓綠道系統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優服務。
升級六:停車場、街道家具

△效果圖
△效果圖
生態城將在動漫北路與文三路交口西北處增設停車場,并計劃新增66個自行車停車設施,進一步完善綠道系統,方便騎行市民停車。

△效果圖
街道家具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是綠道景觀的構成特色。生態城保留原有街道家具,對局部設施進行更新與優化,以簡潔大方的成品設施為主。新補充的街道家具,將按照不同生態背景進行標識。
升級七:臺階加設斜坡

△效果圖

△效果圖

△效果圖
為滿足居民出行需求,生態城綠道將在薊運河堤岸、故道河公園段的臺階處鋪設4個小型坡道,讓騎行體驗“不斷檔”。
升級八:棧橋拓寬

△效果圖
在惠風溪公園內,綠道在公園原有棧道基礎上將進行拓寬,并加設圍欄、地燈等配套設施,在保障居民出行安全基礎上連接故道河公園,實現居民“從綠地到綠地”的美好愿望。

出門即綠色,所見皆風景。目前,生態城一、二、三、四號綠道一期段已建成,并實現了環城圍合,正在進行堵點貫通與優化升級改造。按照《中新天津生態城綠道系統專項規劃》,生態城將繼續推進北堤、南灣、南堤、觀瀾角、環靜湖等公園建設與升級,加速推進綠道網絡的拓展延伸,最終實現約150公里“綠道自由”,讓居民近距離感受“生態”的魅力。
生態城用一條“綠帶”
連起美景,串起幸福
繪就出居民生活“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