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新天津生態城2023年工作會議獲悉,2023年,生態城將完善Z4線站點周邊配套設施方案,策劃啟動低運量軌道交通建設,打造“外聯內暢”的交通循環體系。提前規劃產業地塊、住宅地塊周邊配套。

中新生態城規劃建設4條低運量軌道線路,總計約55公里,總投資約91億元,強化生態城內部重點板塊與軌道Z4線的便捷化銜接,提升軌道站點覆蓋面和出行分擔率,彰顯生態城地區綠色低碳的出行導向。結合站點周邊用地功能,分類推進城市中心商圈、組團公共空間、鄰里社區服務等站點一體化開發,強化建筑連廊、慢行網絡、換乘接駁等一體化銜接設施,提升居民軌道出行便捷性,全面帶動站點周邊商業價值提升。

此為線路參考圖,以官方最終發布線路為準
天津生態城有軌電車線網規劃 是天津生態城綜合交通體系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服務生態城各大功能組團之間關鍵交通走廊上中長距離公共客運出行、銜接與拓展軌道交通Z4線客流腹地與喂給接駁客流、提升沿“生態谷”等綠廊的交通景觀及城市形象等功能。

交通功能

生態城骨干公交系統,是承擔組團城市客流走廊功能,并與市域軌道交通相互支撐;輔以常規公交的銜接與補充作用,提升生態城公交服務水平。
目前縱向穿越天津生態城并連接濱海新區主城區的軌道交通Z4線正在施工建設之中,與之緊密銜接的有軌電車線網若能在Z4線建成通車之際同步開通,則能有效提升公共交通體系整體服務能力,有力支撐城市綠色生態發展目標。


引導功能

中運量系統在生態城城市發展能夠起到優化交通方式結構,引導城市用地發展,促進集約化、組團式城市空間形成的作用。
采用TOD引導城市發展,形成三級商業服務業設施體系。
第一級為城市級,結合軌道交通及中運量公交站點進行布局,包括生態城主中心、海博館副中心、航母副中心、城際站前副中心,形成一主三副的城市中心體系。
第二級為社區級,結合中運量公交站點進行布局,配置超市、零售商業、小型辦公等設施,就近為社區服務。
第三級為鄰里級,主要配置商業服務網點等便民設施。

形象功能

生態城發展定位為京津冀區域重要的旅游集聚區,依靠濱海資源,打造濱海旅游區及航母旅游基地。中運量公交覆蓋旅游設施,對生態城旅游發展具有很強的帶動和服務作用。結合生態谷布設有軌電車,能夠進一步提升生態谷的景觀形象和綠色交通服務水平。
未來,有軌電車線網建成后,將為沿線居民提供更加快速、便捷、舒適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為緩解當地道路交通擁堵,實現“綠色交通、宜居城市”發展目標發揮重要作用。